教育部:防止将学校劳动教育与劳技训练混为一谈

教育部
2021-09-16

↑ 点击上方“劳技通”即可关注我们

劳技课作为离劳动教育“最近”的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被国家教育部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性特征。







学校劳动教育与劳技训练

但指导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却不能将学校劳动教育与劳技训练混为一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深入推进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念,树立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提升劳动能力。

国家教材委委员韩震介绍,《指导纲要》包括劳动教育性质和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途径、关键环节和评价,学校劳动教育的规划与实施,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五个部分,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一、是强调劳动教育注重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防止把劳动教育窄化为上课,或者泛化为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

二、是强调劳动教育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注重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防止把新时代劳动教育与过去的劳技训练混为一谈。

三、是强调通过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四个途径,将劳动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解决有教育无劳动的问题。

四、是强调围绕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示范等关键环节,加强劳动教育,努力克服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

五、是强调通过配备实施机构和人员、加强劳动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建立协同实施机制等措施,严格组织实施要求,把劳动教育做细做实。

韩震表示,《指导纲要》已印发试行一年。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情况调研评估,探索建立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和改进机制。

声明:本文章已核查,没有版权问题。此公众号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出于学习目的免费转载,版权还是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