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中心小学:感受秋日丰收喜悦 展现劳动教育风采

山东教育新闻网
2021-09-30

↑ 点击上方“劳技通”即可关注我们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九月,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中心小学校园操场北面的的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迎来大丰收,经过几个月的悉心栽培,孩子们在春天亲手种下的秧苗已经结出了硕果,金色的玉米、火红的辣椒,穿上紫袍的茄子、滚胖的花生……一幅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生产劳动相结合


近日,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中心小学决定把课堂搬到田野,组织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教师来到劳动实践基地,开始了一场秋收劳动之旅。此次秋收的主要任务是掰玉米和刨花生,孩子们迅速以饱满的状态积极投入到秋收活动中,在收获果实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拓展他们的发展途径,提升了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掰玉米


老师首先为学生们讲解了掰玉米的方法,“采摘时不要靠蛮力掰玉米,可以通过拧和转的方式,这样玉米更容易被摘下来。”同时,告诉孩子们采摘注意事项,要带好手套做好防护,避免皮肤被锋利的叶片划伤,注意小飞虫和玉米须等。



掰玉米活动以两两合作的形式进行,一个同学负责掰,一个同学负责装袋。看着金黄色的玉米地,孩子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老师刚说完便一头扎进地里体验了一把玉米采摘。不一会儿,每个小组的袋子里就堆满了玉米,孩子们又回头仔仔细细地搜索一遍,生怕遗漏哪个胖玉米。



掰玉米结束,剥玉米活动又开始了。学生们三五成群的围坐在玉米堆里,边剥着玉米叶边激动地议论起来“瞧我这个个头真大!”“我这个玉米生虫了,我得拿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很快,一片干净整洁的玉米堆形成了,孩子们忍不住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拍手欢呼。



刨花生


花生地里,五年级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迫不及待地把花生从土里刨出来,同学们有的刨花生、有的清理泥土、有的摘花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慢慢掌握了摘花生的技巧,左手握住花生秧子,右手抓满花生用力一转,就掉落了。“这刚刨的花生味道真是好极了!”嘴馋的同学边摘花生边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不一会儿,每个小组都收获了大半袋子花生。



品尝果实


晚上同学们将收获的花生带回家,在家长的指导下兴致勃勃地将花生洗干净煮熟,凉透后小心翼翼地把花生放到塑料袋里。第二天课间的时候,同学们几个人一组,将煮好的花生分享品尝,有原味的、有盐味的,还有五香味的,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像是在品尝什么顶级美食一般。同学们发现,原来通过自己劳动得来的食物是那么美味。



劳动日记


五年级一班 王至川



五年二班 祝铭焜


9月23日 星期四 晴


昨天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收花生。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心情难免激动,我让妈妈帮我准备了一副雪白的小手套。当天早上我7:45分就到学校了,因为我兴奋得不得了,更是一路火花带闪电跑到了学校,要不是学校有规定,我可能会去的更早!可是老师宣布活动安排在下午大课间进行,我心里有点小失落。


大课间终于到了,在军体委员的带领下,我们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学校的花生地。哇,花生真多呀,绿油油的一大片!首先学校的老爷爷教我们收花生的基本要领,我很认真的听,没想到本以为很容易的事情还有这么多步骤;然后我们按照老爷爷的方法收花生:先双手握住花生蔓的底部,把花生从泥土里拔出来,再抖掉花生上的泥土,最后把花生一个个的从根茎上摘下来,集中放在袋子里。看着一个个现了真身的小花生,我别提有多高兴了。趁着大家还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我耍了个小聪明,将一个“白胖子”偷偷塞到嘴里,嗯嗯,味道好极了,脆生生的,甜丝丝的,水汪汪的。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收花生的活动就要结束了,班主任老师把我们的劳动成果分给各个小组长,让他们辛苦一下,回家煮熟。


第二天,小组长们把煮熟的花生带了过来,我们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分组品尝煮熟的花生。煮熟的花生跟没煮的花生,口感上真是天壤之别啊,熟了的花生软糯 ,醇香,还隐约带着各种香料的味道,据说还有板栗味儿的呢,看来煮花生的同学也是费了些心思呀!


收花生的过程其乐无穷,花生的味道别有滋味,可同学们的笑脸,同学们的汗水,同学们间的情谊更值得让人回味。


本次秋收活动把课堂放在田间地垄,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更让他们深刻体验到农民在劳动中的艰辛,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实施全域劳动教育,让学生享受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形态的劳动实践教育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成长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声明:本文章已核查,没有版权问题。此公众号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出于学习目的免费转载,版权还是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