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强化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

潇湘晨报
2021-10-22

↑ 点击上方“劳技通”即可关注我们

今年以来,渭滨区教育体育局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探索构建课内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努力引导学生“重劳动”“懂劳动”“爱劳动”,积极打造一条具有渭滨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新格局。







强化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

10月18日宝鸡日报教育周刊报道了我区部分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工作,现予以原文刊载,希望全区各中小学认真学习借鉴,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教育和引导新时代中小学生以劳动成就梦想,靠双手开创明天。

我市渭滨区相家庄中学也是“种植教育”的鲜活例证。渭滨区石鼓镇刘家村农业生态园距离相家庄中学大约30分钟路程。为此,相家庄中学便将劳动教育课程搬进了刘家村农业生态园,每月开设一期劳动实践课。今年他们赶着农时,种了一片土豆。

“种土豆最重要的是选种。”“播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嫩芽朝上,这样才能保证出苗率。”……几堂课下来,不少学生已经学到了不少土豆种植要领。土豆、绿叶菜……随着一茬一茬的农作物长大、成熟,相家庄中学的劳动教育课在田间地头扎下了根。

相家庄中学副校长曹文军说,劳动教育正用它独特的魅力,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家庄中学:红薯获丰收,学生笑开颜

学工以工匠为榜样从小学会担当

作为一座工业城市,宝鸡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可以说,从大型客机上天、先进战机亮相、深潜器入海、导弹万里奔袭……都有宝鸡制造的贡献。为此,我市教育人借着雄厚的工业资源,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

金陵小学借助的资源是劳模。在今年秋季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上,金陵小学特意开展了“我和英模合个影”活动。于是,学生纷纷开启“追星”模式,围着英模展板合影。在合影过程中,不知是谁发现诸多英模中竟然有一位宝鸡老乡——全国劳动模范巨晓林,不过更让学生们惊讶的是,这位宝鸡乡党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却靠着勤学苦练,一步步成长为技术能手、高级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创新施工方法114项,主编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配发给数千名接触网工作为工具书。

金陵小学校长白浩解释说:“如今,不少学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过这个板子不能全部打在学生身上,这跟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引导也有一定关系。为此,在‘我和英模合个影’活动中,我们特意设置了劳动模范类展板,希望教育并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东四路小学:彭永利给学生们上劳动教育课

“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认识一位‘大师’……”步入陕西长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后,东四路小学的一位带队教师神秘地说道。“什么样的大师?”“大师的绝技是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地问道。步入“劳模创新工作室”后,看着一件件堪称艺术品的工业零件,再看看一张张奖状和一枚枚奖章,学生们很快便找到了答案——“大师”便是眼前的全国劳动模范彭永利。走出“大师”工作室,学生们又先后参观了机加中心车间、总装车间等,认识了现代化的车间和高智能的生产设备,了解了一件件高端科技产品背后的感人故事,领略了生产车间内机器有条不紊完成工作背后的科技力量。

这堂特殊劳动教育课的教育效果怎么样呢?我们不妨听一听学生们的说法:“我在这里看到了高速运转的机床,看到了各类高科技产品,这样的劳动很炫酷。”“现代化的科技是知识的成果,更是劳动的成果。我们以后要好好学习,力争成为未来的优秀劳动者。”

学生走进工厂,工厂劳动者走进校园……就是这样,我市教育人依靠得天独厚的工业基础优势,在“走出去”“请进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将劳动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田。

声明:本文章已核查,没有版权问题。此公众号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出于学习目的免费转载,版权还是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